“黄河远上·文脉流长”全国著名作家临夏行活动走进临夏县

临夏 更新于:2025-08-12 13:13
  • 冷蝴蝶222

    8月9日至10日,由甘肃日报报业集团、中共临夏州委宣传部主办的“黄河远上·文脉流长”——全国著名作家临夏行活动走进临夏县,施战军、王跃文、叶舟等11位全国知名作家、评论家深入云上河州景区、莲花镇等地,在自然风光、非遗文化与红色历史中感受河州大地的独特魅力,探寻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
    8月9日下午,作家团抵达临夏县云上河州景区。太子山层峦叠嶂,在阳光下勾勒出优美轮廓,清风掠过,草木摇曳,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。短暂采风后,作家们开启了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体验之旅。

    当地“花儿”歌手亮嗓献唱,《河州大令》等曲目悠扬婉转,在山谷间回荡,让作家们沉浸于这独特的民歌艺术之中。

    现场展示的书法作品和非遗手工艺品,无声诉说着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    随着太子山传说的讲解,那些民间故事中的生动细节,更是让大家深切领略到临夏县非遗文化的旺盛生命力。

    8月10日上午,作家团沿环湖路前往临夏县莲花镇,走进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大家通过历史图片、实物展品和文字记载,详细了解1949年解放军抢渡黄河解放大西北的英雄事迹。泛黄的史料、感人的故事,让在场作家深受震撼。

    随后,作家们从莲花码头乘船远眺黄河风光,感受黄河奔腾不息的磅礴气势,体悟“黄河文化”在临夏县的传承与发展。

    此次临夏县之行,旨在通过作家视角挖掘黄河文化内涵,展现临夏州的自然之美、文化之韵与发展之变。临夏县作为活动重要站点,以独特的文旅资源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。作家们一路走、一路看、一路品,在自然生态、非遗文化与红色历史的交融中汲取创作灵感。大家纷纷表示,临夏县既有黄河岸边的壮美风光,又有“花儿”传唱的文化韵味,更有红色基因的精神传承,值得用文字深入书写和传播。下一步,随着作家们的创作陆续呈现,临夏县的黄河故事、非遗韵味与红色记忆,将沿着奔流的黄河文脉,传递到更广阔的舞台。

    著名作家、湖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王跃文:“我们今天参观了这个云上河州景区,这里的天是在其他地方很少看到的,那么蓝。这里的山色,是山清水秀。而且我们看到的沿路的各种树木、草、花。都非常的好,空气特别特别的好。这个整体的感觉,这里完全有条件打造成有世界影响的旅游胜地。这趟临夏之行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。我一定会通过我的各种方法去推介宣传这么一个美好的地方。让朋友们都知道这么一个美好的地方,有机会都请他们一起玩,一起来旅游,感受美丽临夏的魅力。”

    著名诗人、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、浙江传媒学院教授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沈苇:“临夏县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,因为从地貌来说,它是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一个区域,然后那个是又半农耕半游牧你看从山到草原、到农区、到莲花湖就形成一个地貌上的多元一体,那么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人民也是多民族的,其实都在创造一个文化的共同体。为什么是这么说呢?包括这边独特的饮食、服饰、建筑,包括我们在看到那个路上、墙上画的牡丹,尤其是这边的花儿非常有特点,我觉得花儿是这个地区的人们非常伟大的一种艺术创造。也祝愿生活在临夏的人们,生活越来越幸福。”

    著名诗人、湖南诗歌学会副会长 张战:“我觉得临夏太美了,昨天我们在那个云上河州景区,每一步都是画面一般的美,我觉得这里的山水特别的辽阔、清新,而且到处都是绿色、鲜花。我们一路上不仅仅是看这个太子山,哇,那么辽阔,而且一路上我们就是看各种野花,认各种野花。我们觉得这里的植物的种类也特别特别的丰富,特别是牡丹花,一路赞美牡丹。今天我们又看到黄河,它的这种壮阔,还有我们今天来看解放军抢渡黄河的纪念馆都非常的震撼,也深受教育。我们祝福临夏越来越美,人民越来越幸福。我们也特别希望作家、艺术家、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好好的宣扬临夏,让更多的人了解临夏的美,来到临夏,吃临夏的美食,欣赏临夏的美景。”

    (记者:窦琦 杨乐 马红红)

    来源:临夏县融媒体中心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