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
		近日,临夏市各镇街道“小红星”公益课堂暑期活动如火如荼开展。各社区立足青少年成长需求,因地制宜精心策划并开展了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及课程,让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汲取知识、锻炼能力、涵养品德,为青少年送上了充实又温暖的成长“养分”。

在城北街道“小红星”公益课堂,孩子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,充分发挥想象力,用灵巧的双手创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。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,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。而城郊镇幸福社区,借助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资源,开展非遗掐丝珐琅制作体验活动,孩子们用金丝和颜料,在一丝一绕间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,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。




城郊镇幸福社区“小红星”公益课堂学生 马雅婷:今天我在课堂上学习了掐丝珐琅的制作,我做了书签,老师也讲了很多关于非遗的知识,我觉得非常有趣,也非常有意义。
东关街道二社社区推出的“健康饮食+特色课程”,巧妙融合了营养知识与趣味活动。大学生志愿者用活泼生动的语言讲解健康饮食要点,水果沙拉DIY环节里,孩子们亲手实践膳食搭配;投壶、套圈等传统游戏中,大家既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,又在欢笑中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。与此同时,南龙镇妥家村打造的“行走的课堂”则打破教室边界,将课堂搬到金色草滩黄酒坊、供销社,孩子们既学习了非遗黄酒酿造技艺,了解发酵工艺背后的科学知识。又在供销社旧址参观老物件展览,通过粮票、邮票、风箱等怀旧物品,触摸历史脉络,感悟时代变迁。



东关街道二社社区大学生志愿者 马丽琼:在今天的水果沙拉DIY活动中,我们希望通过动手实践,让孩子们感受创造的乐趣,同时传递健康饮食的理念。我们用活力带动氛围,让青年力量在点滴陪伴里真正扎根生长。
西关街道红园新村社区立足青少年全面发展,精心设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。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增进青少年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与认同,促进身心健康成长。这种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,与各社区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探索相互呼应,共同构筑起临夏市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矩阵。



近年来,临夏市“小红星”公益课堂通过延伸学校教育、整合社会资源、对接家庭需求,逐步构建起了“一社区一特色”的多元化教育体系。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假期生活,搭建了社区教育新平台,更实现了“校社家”三方联动的良性循环。未来,临夏市将持续深化课程体系建设,努力将公益课堂打造成为启迪智慧、陶冶情操的成长乐园,让这片“第二课堂”真正成为滋养全市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沃土。举报 
 